2021/08/29_我聽得到,你聽不到,該怎麼辦!打開阿控門的第一把鑰匙~認識耳鳴 問題整理
耳鳴的生理機制 Q&A/ 授課老師:黃啟原 醫師 Q1. 課程中提起關於印度那篇研究,聽損合併耳鳴,戴助聽器後 THI 的進步與聽損程度有關嗎? A1 :與聽損程度較無關連而是跟使用的 digital program 種類有差別。 Q2. 很多耳鳴個案會自行下載聲音治療 , ,請問有使用時間長度與響度的建議嗎? A2 :響度以接近耳鳴但不遮蔽為主,時間則較自由分配但每一次建議不少於 2hr 。 Q3. 課程中 有提到耳咽管功能跟耳鳴有些關聯,可以再詳細說明一下嗎? A3 :耳咽管功能障礙造成中耳壓力調節異常,患者常因此感覺到耳悶或耳鳴感。 Q4. 課程中有提到睡眠呼吸中止患者,耳鳴佔的比例高,文獻上指的睡眠呼吸中止,有特別說是中樞型或是周邊行呼吸中止? A4 :以周邊型為多。 Q5. 耳鳴個案,耳科醫師會建議聽力師在聽力評估部分的建議有哪些? A5 :可以參考張玉菁聽力師的授課講議。 Q6. 目前助聽器多有增益值 + 耳鳴干擾器 … 請問耳鳴患者配戴時,會建議怎麼做會比較好?如果同時給,怕會干擾聆聽,如何給予會比較好? A6 :原則上助聽模式在白天時段給予,而耳鳴干擾器模式則可以在安靜或休息時給予。 Q7. 依著理論的調整,請問臨床上的耳鳴診斷工具有沒有改變? A7 :目前診斷工具沒有太大改變,但 fMRI 可以做更多的輔助判斷。 Q8. 耳鳴與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有關係嗎?目前有沒有使用神經傳導物質的藥物 (dopamine or serotonin) 治療耳鳴? A8 :目前沒有特定的此類耳鳴治療物。 Q9. 在個案在還未配戴助聽器時,希望能做點什麽減敏耳鳴的狀況,聽力師除了建議轉移注意或睡眠充足,還有可以建議個案的方式嗎? A9 :其實這類病人最重要是讓他了解助聽 ( 聲音增益 ) 對他耳鳴及聽損有很重要的助益,並說服他們盡量嘗試使用與盡早配戴。 Q10. 目前臨床上有碰到一些配戴人工耳蝸的病人,拿掉人工耳蝸後會有耳鳴的現象,有些甚至影響其生活及睡眠,這些個案有可能是在機轉中的那些部分出問題?聽力師又可以從哪方面去介入? A10 :主要是中樞增益 ( hyper-reaction and hypersensitivity) 部分在人工耳蝸關機後突然增加導致,建議仍須多加諮詢與衛教,降低其焦慮不安感受 , 假以時日多數病患應能逐漸適應。 耳鳴個案諮商 - ...